哮喘的症状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小伍说健康丨慢性支气管炎如何冬病夏治 [复制链接]

1#

“咳咳咳,老是咳,咳嗽老是发于秋冬季节,遇寒就加重。”支气管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,由于它在出现后如果没及时治疗则会拖延成为慢性支气管炎,许多人在生活中人受到它的困扰。

在临床医学上,咳嗽、咯痰或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,连续2年或2年以上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,慢支属于中医学“咳嗽”“痰饮”“咳喘”等疾病范围。”
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有云:“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”三伏天时期,则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。

中医学是如何看待慢性支气管炎呢?

中医学认为:

咳嗽——外邪侵袭首先犯肺,肺失宣降则气机上逆而致咳嗽、喘促。

反复咳嗽——久咳不愈肺气受损,导致表卫不固,机体抗御外邪能力下降,外邪反复侵袭又容易形成反复咳嗽。

痰多气喘——以寒邪为主的外邪积年不除,造成脾阳不足,脾不运化,水谷精微无以化生为气血,反而聚湿成痰,痰湿上壅于肺,造成肺失肃降而致咳嗽、痰多、气喘。

宿痰留滞——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则火不生土,脾阳虚不能使津液输布于肺,肺失通调,聚湿生痰,留滞肺脏,阻塞气道,造成咳嗽、痰多、气喘等症。久则为宿痰留滞,每则外邪引动即发咳喘。

通俗点讲,脾肾阳虚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,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“健脾补肾,温里散寒”。

慢性支气管炎如何冬病夏治?

“根据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的冬病夏治理论,中医常选用夏天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,加之适当的药物治疗,使虚损的阳气得到补充。待人的阳气充足,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,则一方面可以御邪,另一方面可以驱体内的原有之邪外出,从而却病。”

中药内服

通过白芥子、麻*、细辛、苍术、肉桂等中药内服,健脾温肾化痰,一方面补充人体阳气,另一方面祛湿化痰,同时还可以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调理,预防及治疗疾病。

敷贴疗法

穴位敷贴,通过运用细辛,白芥子等温肺化痰药,在三伏天人体气血旺盛,腠理开泄,此时贴敷,药力更易直达脏腑,达到激发正气,减少冬季发作。

拔罐疗法

取定喘、肺俞、膈俞、脾俞、肾俞等穴位,在脊柱及足太阳膀胱经两穴依次走罐2~3遍,然后在大椎、定喘、肺俞、膈俞、脾俞、肾俞留罐10分钟,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。

冬病夏治正当时,更多详情请联系-,--中医养生中心江医师韩医师。

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留言联系删除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