哮喘的症状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为什么抗生素不能彻底治愈慢性支气管炎医 [复制链接]

1#

抗生素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,不能彻底治愈,其原因主要有:1、气管、支气管病灶区的许多神经、血管受到损坏,导致抗生素的有效成分不能到达病灶区。2、病灶区黏膜上皮组织首先修复,那么,黏膜下脓肿的脓液就很难被排出。

气管、支气管的管壁的典型结构是由三层组成,从管腔内到外依次是黏膜、粘膜下层和外膜,黏膜又可分为上皮和固有层。随着支气管分支,支气管管径变小,管壁变薄,结构变简单。[1]

上皮组织有较强的损伤修复能力。当上皮组织发生炎症或创伤时,其周围或深层未受损的上皮基底细胞能迅速分裂增殖,沿基膜移向损伤部位,修复损伤部位的上皮,恢复上皮的组织结构[2]。黏膜上皮属于上皮组织,有上皮组织的特性。

慢性支气管是指气管、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。病变过程始于黏膜上皮的损伤与修复性改变,继而向气管、支气管壁各层组织发展;病程久病情重的,由支气管壁向支气管周围组织、肺泡扩散。[3]

当代抗生素的制造和应用已经达到很高水平,用抗生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,几乎立竿见影,很快见效,且绝大多数能彻底治愈。抗生素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,对缓解症状可有明显效果,但不能彻底治愈,其原因主要有:

1、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灶比急性支气管炎的病灶深得多。急性支气管炎受损的病灶在黏膜,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灶扩展到黏膜下组织,甚至扩展到支气管管壁外周围组织。如此,气管、支气管病灶区的许多神经、血管受到损坏。神经受损会影响免疫力,而血管受损直接影响药物成分被输送到病灶区,导致抗生素的有效成分不能到达病灶区,或者到达病灶区的数量不足,不能形成足够的药物浓度,不能产生应有的抑菌灭菌效果。

2、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灶深,而黏膜上皮组织修复能力强。如此,就会出现这样的病理现象:病灶区黏膜上皮组织首先修复,而黏膜下组织迟修复;黏膜上皮组织修复时,黏膜下组织可能未修复且可能尚有脓肿。一旦出现这种病理状态,那么,黏膜下脓肿的脓液就很难被排出,成为一个长久的祸害,或许被包裹潜伏下来。一旦有新的致病因素侵入,或者脓肿发展壮大,潜伏的致病因素就会再次损害人体组织,引起急性发作,发热因子被吸收入血还会引起发热。这个祸根难题,不是抗生素能够克服的。发生脓肿的病灶内,神经、血管已被损坏,抗生素的药力不能到达。

我们知道,体表皮下组织如果发生严重蜂窝织炎,单纯应用抗生素难以治愈。西医采用切开排脓的方法,把病灶内的脓液排除并清洗干净,再辅以抗生素,很快可痊愈。中医则用托*疗法,用药物把病灶脓肿催熟,脓肿向皮肤表面破溃,脓液流出,然后痊愈。支气管黏膜下的脓肿,体积细微,不可能用西医切开排脓法治疗,但可参考中医托*疗法治疗。

另外,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灶及其周围组织,沉积了大量有害物质。把这些有害物质清除,方可把慢性支气管炎彻底治愈。

年6月10日于颐园

[1]《8年制大学教材·组织学与胚胎学》第3版第~页;

[2]《8年制大学教材·组织学与胚胎学》第3版第32页;

[3]《8年制大学教材·病理学》第3版第~页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